破解外贸发展困局,美华擎出数字化利器——美华董事长罗贵华复工动员部署

2022-06-13 系统管理员 5

当前,上海疫情防控趋势向好,全面复工复产加速,应对疫情、国际贸易的不确定,外贸行业如何应对?数字化的地位和趋势发展,以及美华未来布局如何?

 

5月30日,上海美华系统董事长罗贵华启动2022市场趋势与美华战略线上培训直播,针对目前国际贸易格局变化、美华发展策略重点、员工复产复工推进工作等问题与全体美华人进行了以下交流分享。

 

图片

 

0大国竞争与数字经济

 

反垄断、双减、中美经贸摩擦、通胀、疫情动态清零,外部冲突挑战现有国际秩序,国内各种激烈言辞背后的内部矛盾凸显。纵观市场热点关键词,充斥着忧虑与迷惘。

从今年4月进出口数据来看,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进出口差额当月同比环比不太理想,同时,我国主要进口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外贸承压较大。

 

图片

 

从全球贸易投资的变化来看,2009年到2016年,跨国公司海外资产、海外销售包括海外员工比例降低。从2009年到2019年,整个国际贸易占全球GDP比例下降。国际贸易脚步变慢,主要受这些因素影响。一是产品的加工分工已到极限,技术进步又抵挡一部分全球分工的必要性。二是发达国家推进再工业化,国际贸易相较以前增长渐缓。这样的经济预期渐差的环境,也带来了竞争氛围下的价值观冲突,包括国家治理理念上的差异。

 

5月23日拜登访日启动了印太经济框架,主要涉及四方面内容,一个是贸易议题,也提到数字经济规则。还有三个分别是弹性供应链、清洁能源低碳、税收与反腐败。局势当前,我们需做好自己的应对措施。

 

图片

 

从国际上来看,大国竞争主要是经济竞争,而经济竞争的焦点是科技。美国遥遥领先的在科技领域创新就主要涉及四大类,一是客户中心型即常见的互联网企业;二是效率驱动型即制造业;三是工程技术创新型,包括芯片制造、高端制造等;四是科学研究型,如生命科学、航天航空等。

 

从我国发展进程来看,第一类已发展很充分,今后的发展空间有限;第二类提升空间明显,其他尚存较大差距,坚持需要长期投入。美国对中国的竞争要点,是实现科技创新领域的脱钩,尤其是以上的三和四类。如典型的半导体行业,它是美国全球竞争力跟科技领先地位的一大关键。但受其行业高度资本密集性等因素影响,我国半导体市场占有率上升缓慢,赶上美国需要时间,更需要增加研发投入。但在第二类上,借助产业数字化实现制造业的全面升级,是最近几年能够全面发力的领域,同时也是十四五规划中的重点。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江小涓分析道:到2025年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总和要超过国家GDP的50%。十四五的规划目标,将数字经济放在火车头位置。其主要增长贡献在于产业数字化,占整个数字经济的80%,潜力远大于数字产业化。

 

美华的软件跟服务业也是数字产业化的一部分。美华要努力提升自身的技术研发能力,让我们的核心能力,成为国家发展所需要的能力。同时要努力探索产业数字化的方向,而不仅停留在软件本身。

 

02 自贸区的创新探索进展

 

图片

 

我国自贸区一共21个,所在省份GDP与人口总量分别占87.5%、83%。自贸区的探索与创新主要有四方面,一是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二是以负面清单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三是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创新制度、四是以政府职能转变导向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

 

21个自贸区地理位置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承担使命也不同,产业集聚、辐射带动作用明显。较突出的当属产业集聚力,天津是全球融资租赁聚集区;浙江是全国油品企业聚集与产业链长制体系;河南的跨境电商在整个中部地区独树一帜,这也是美华亲身参与其中的;广西、云南主要对东盟合作跨境贸易新模式;上海主要是金融领域开放;广东、福建均开展台港澳合作;北京是加强京津冀三地融合、对有效期内的整体迁移的高科技企业保留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实施创新...... 各地自贸区都有了地域化的特色,这也是促进国家建设统一大市场方针落实的重要基础。 

 

 

 

过去几年里,自贸区尤其在贸易便利化和投资管理制度这两方面创新进展明显。贸易便利化主要围绕三个创新点,一是建立跟运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简化合并通关手续,大幅度压缩口岸通关时间,这也是美华人全程参与的;二是优化分类监管,允许对保税货物国内货物进出同库经营或者集约化运作,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这在美华下属的路威供应链的探索上也有体现;三是培育贸易新业态,包括跨境电商、文化艺术、保税研发等。投资便利化则主要体现在金融层面及政府的事中事后监管。贸易便利化改革潜力有限,自贸区创新亮点越来越少......

 

 

03  自贸区制度创新面临边际效用递减等难题

自贸区在改革自主权、对接国际相关规则激发活力的同时,也留下了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制度创新的边际效用逐步递减,二是对标国际高水平贸易规则的研究和对接明显不足,三是服务贸易探索不够,四是金融领域突破不大,五是可复制的经验有限在各地难以落地。

 

为什么制度创新效用递减?首先上海自贸区首创经验占了一半,创新的效应在递减。其次大多自贸区以吸引投资、实现经济增长为目标,在招商引资指标评比上花功夫,忽视了制度创新。此外自贸区自下而上的推动改革和国家政府自上而下的授权管理体系互相矛盾,制度创新举步维艰。另为规避合规风险,大部分自贸区都是程序性、便利性、配套性的创新微调,导致成果碎片化、集成度不够,出现同质化现象。再是东西南北差距很大,一些经验难以复制、政策没法推广。

 

图片

 

自贸区探索的重点应该是对标和对接高水平的国际贸易规则。我国商务部不断表态,将持续推进加入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DEPA(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高水平的国际经贸协定的核心内容,就是打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和优良的营商环境,包括对投资者权益、劳动者权益、环境保护、知识产权四个保护等,这都需要尽快补齐短板。

 

从我国经济发展角度来说,需要融入国际贸易新的规则体系里去,实现自贸区是对标和对接国际高水平的贸易规则的先锋。研究分析各种国际贸易规则,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各自贸区发展的重点。而结合区域经济特点,进行详细的定量研究,寻找区域自贸区的发展突破口,需要借助数字化的专业团队。

 

 

04  外贸发展的机会与数字化

面对变化,我们的外贸还有很大机遇。外贸的两大大机会,一是跨境电商,中国最发达的消费互联网有十二万亿,工业互联网现在有一万亿,对接以后会产生一个两网贯穿,对外贸发展来说是非常大的机遇,对全球创新很有帮助,可见我国跨境电商大有用武之地。促进跨境电商的发展,也是各地经济发展的一个抓手,商务部已批准建设150多个跨境电商试点城市,各地政府建立“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以推动地方特产卖向全球。二是内需为主、外贸向西。我国外贸一个主要增长方向是东南亚地区,相应的重点区域是广西、云南、海南,以及对应的陆海新通道建设,这既是实施“西部再开发”的重要战略的抓手,也是建立在沿海地区20多年的口岸信息化能力的积累,升级为智慧口岸建设的主战场。这些都是美华有积累、有基础,并且发挥价值的领域和区域。

 

口岸数字化在广度、深度上正不断推进以适应国际贸易变化,也支撑着自贸区的创新探索。

关于智慧口岸的探索方向,已逐步从服务监管到赋能国际贸易的转变。对象更加注重企业,以及各地政府。主要呈现四大趋势,一是要以满足企业用户需求为中心,全面提升企业的用户体验;二是服务重点产业,发展一些数据分析模型,提升产业发展的决策质量;三是梳理海运、空运、铁路、路运物流节点的监管、服务流程,为区域口岸营商环境提升做技术支撑;四是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里,为口岸物流应急调度跟指挥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撑。这些都是美华已有基础,可以发挥潜力的方向,需要美华与合作伙伴共同开拓的市场机会。

 

疫情即将过去,相信经历的一切苦难,都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上海在抗疫中的苦难和教训,反思后将成为这座城市未来的宝贵资源。罗总希望大家保持乐观,把实现长期的价值发展作为目标,时刻把客户的需求放在心上,团结协作、借势借力,以积极饱满的面貌推进复工,以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生活,持续打造以技术和数据为核心的跨境供应链服务商品牌,服务国家经济发展,实现美华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