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专项资金项目管理与服务平台概述

2011-04-29 系统管理员 0

 摘要: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为加强专项资金项目管理,运用信息化手段,规范网上评审流程,有效配置公共财政资源,体现专项资金使用的公正性、公平性和法制性。于2009年对此平台(http://zxzj.sheitc.gov.cn/)进行了总体部署规划,旨在创建“智慧的系统”,实现市经信委专项资金的安全和风险管理;专项资金项目管理与服务平台实现“三分开、二转变”。此项工作启动建设进展至今,14个专项资金通过专项资金项目管理与服务平台申报项目,24个批次申报,共收集到3532个项目。专项资金项目管理与服务将优化业务流程,规范操作制度,进一步完善专家库的建设、“服务响应中心”、“企业黑名单”数据库等,实现与全市企业征信系统的对接。 
正文: 
    为贯彻市政府关于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依法行政、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的要求,加强专项资金项目管理,运用信息化手段,规范网上评审管理流程,充分发挥专家咨询作用,有效配置公共财政资源,体现专项资金使用的公正性、公平性和法制性,确保专项资金使用的规范、安全和高效,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于2009年对委内专项资金平台系统建设进行了总体部署规划,旨在:1、创建“智慧的系统”,建成经信委专项资金的安全与风险管理体系,推广至全市的项资金管理与服务平台;2、建成经信委专项资金评审专家库。并推广覆盖全市、全领域的评审专家库;3、建成专项资金“企业黑名单”数据库,对接全市企业征信系统;4、建成经信委统一的服务响应中心。这项工作启动建设进展至今,初步实现了“四个建立”:一是建立了专项资金管理与服务平台,非涉密专项资金基本实现了网上申请受理、网上专家评审;二是建立了经济信息化委专项资金评审专家库;三是建立了专项资金管理的规范体系;四是建立了工作和管理流程。 
一、专项资金项目管理与服务平台实现“三分开、二转变” 
    我委专项资金具有“资金规模大、项目数量多、资金构成复杂”的特点。共有24个专项资金项目,涉及13个处室,其中20个专项资金项目需通过外网申报受理,4个专项资金项目直接进入内网。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很难体现专项资金使用的公开、公正和高效,因此,“专项资金项目管理与服务平台”的建成,使我委实现了专项资金项目管理的流程再造,并采用信息化手段,对所有投资项目和使用专项资金的项目,实现公开、公平、公正和透明;实现受理、评审、监管分开;实现对项目和资金的有效管理,实现项目资源的共享,实现全过程的监管。 
     “专项资金项目管理与服务平台”的建成,使我委实现专项资金项目的网上申报和专家评审。截止2010年9月9日,已有14个专项资金通过专项资金项目管理与服务平台申报项目,24个批次申报,共收集到3532个项目。完成评审及审核的共13个资金。如行业协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通过专项资金项目管理与服务平台进行申报受理,收集到89个申报项目。高新技术促进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资金项目的企业网上申报,涉及企业130多家,收集到98个申报项目等等。 
二、建立了市经济信息化委专项资金评审专家库 
     “专项资金项目管理与服务平台”专家库中的专家,由本人自荐和专业处室推荐并审核通过。我委还制定了《专家专业分类标准》(试行),在参考国民经济行业类别、国家投资项目分类、上海市政府采购评审专家专业分类、市科委科研评审专家专业分类的基础上,以工作领域分类为划分标准,包括财务、管理和技术三类评审专家。其中财务评审专家分为投资咨询分析、项目资产评估、经济研究分析、高级CAP审计、高级财务管理5 类。管理类评审专家分为行业领域管理类、综合管理类、政策法规类3类。技术类评审专家分为制造业、服务业、综合类三类,26项,其中管理类的行业领域管理类专家、综合类的公共服务平台及基地园区、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三类专家必须与制造业中的行业复选才可,如软件+公共服务平台。 
    专家库系统建立了专家考评制度,对参与评审的专家从离散率、参与度和时效性等指标进行考核。在我委内网建立了参与申报项目的企业库系统,以及企业黑名单制度。 
    同时,我委针对专家库还制定了《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专家推荐表》、《专家邀请函》、《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专项资金项目网上评审管理办法》(试行)。截止2010年9月入库专家数为1200,涉及领域2080个/次。 
三、建立了专项资金管理的规范体系 
    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要求,我委在原有一个若干意见(关于加强专项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和一个管理办法(委内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又制定了委层面四个操作规程,即网上评审、项目管理两个办法(已形成初稿正在征求意见);公示(告)管理办法;监察管理办法。根据若干意见、我委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4个操作规程,配合各业务处室完成对24个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修改完善,最终形成我委专项资金管理体系。切实做到“三分开、二转变”,即项目受理与项目评审分开,项目管理与资金管理分开,实施与监督分开;实现从传统的手工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转变,从各个业务处室独立负责专项资金项目的全程管理转向多处室协作、分段分层的管理方式转变。 
四、专项资金平台建成细化了业务处室管理职责和分工 
    我委专项资金项目信息化管理包括10个主要环节,即网上申报指南发布、网上申请受理、网上评审、审核、公示、审批、公告、支付、验收和后评估。其中包括: 
    1.业务处室负责项目申报指南发布、申请受理、审核、审批、项目验收等环节; 
    2.市经信委综合规划处会同信息中心负责网上评审专家随机遴选,会同业务处室完成网上评审环节、资金支付环节,会同办公室负责后评估工作; 
    3.办公室负责公告环节;会同主办业务处室负责公示环节,负责后评估工作; 
    4.办公室负责公告环节;会同主办业务处室负责公示环节,负责后评估工作; 
5.监察室负责对专项资金项目全过程监察。(详见流程图) 
五、创建“智慧的系统”,实现市经信委专项资金的安全和风险管理 
    根据“深化财政专项信息公开,加强财政资金管理”的工作要求,我委专项资金平台系统将按照专项资金全覆盖、管理更规范、更透明的要求,在系统初步建成并运行的基础上,还将进一步细化“专项资金项目管理与服务平台”系统功能,优化业务流程,深化服务职能,朝着“创建‘智慧的系统’,实现经信委专项资金的安全和风险管理”方向发展。不仅要优化业务流程,规范操作制度,还要进一步完善专家库的建设、“服务响应中心”、“企业黑名单”数据库等,实现与全市企业征信系统的对接。 
    同时,分析、对比和整合专项资金系统的各项数据,发掘其中的“智慧”。运用先进的数学模型实现数据的综合分析,总结规律和问题,从而提高专项资金的管理水平。实现三个可衡量:1)专项资金申报各项条件、范围设置是否合理;2)专家的评审能力是否合格;3)企业申报和完成项目率是否可控。